菜花地上的旅游大餐

江乡正月尾,菜苔味胜肉。”唐宋年间,油菜在我国已经是很普遍的作物了。但那时,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作可欣赏之花,榨油的技术也没有成型。它就是菜,可以即采即吃。而今,我想唐人、宋人会惊呼“世界殊”:最最草根的油菜花,居然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有了自己的节日,变成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是谁提出了油菜花节的构想?是脑子一热还是深思熟虑?很遗憾,我没能找到线索。只知道,1999年2月26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主题在中国拉开了油菜花节的序幕。从此,油菜花观赏俨然成了国人“游春”的新风尚。
罗平县距昆明不远,以现在的交通状况,驱车四五个小时而已。它是滇东门户,与贵州、广西两省区咫尺之遥,有“鸡鸣三省”之称。罗平的物产以“三白三黄”最为出众:白果、百合、白薯、黄姜、蜂蜜、菜油。其中蜂蜜和菜油都是油菜的产物。这里年产油菜籽约3万吨,是云南省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基地,也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之一。其油菜花蜜,也小有名气。当地栽种油菜的历史自清朝伊始,面积逐渐扩大,1980年时大约只有10余万亩,到目前,已经超过30万亩了。每年油菜花盛开时节,金浪翻滚,蝶舞蜂飞,罗平县城如岛屿般浮现在花海中间。因此,罗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成花园”。
199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届世博会在昆明举行。这对昆明本身及昆明周边的旅游开发,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98年,罗平县把旅游业作为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优先发展,并于次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油菜花旅游节,从此“一鸣惊人”,迄今已连续举办油菜花节11届。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耕云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