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盖上的生命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06期 作者: 陈实 

标签: 气候地理   生物地理   冰川   

夏季的阳光刺破严寒,南大洋沐浴在长达24个小时的温暖当中。硅藻幸福地繁衍着,将营养盐和太阳能积攒起来。群群磷虾享受着南极的美餐,却也提防着自己被鲸鱼、食蟹海豹、企鹅或者其他什么鱼裹进肚子。每时每刻,南极的动物们都在相互残杀。直到它们的生命被海豹、鲸鱼、鯱鱼乃至人类所终结
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的冰盖,主要是由积雪本身的重量长年挤压而成的重力冰构成。由于南极大陆气候极其寒冷,成冰过程中无融化现象,所以年复一年形成了厚度深达几百至几千米的冰盖。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这些冰盖正加速融化并向内陆退缩。尤其是在南极夏季极冰融化的高峰期,清冷的融水洪流在冰帽上欢快奔腾,澡盆大小的融水坑在冰面俯视即是。踩上去,幽蓝的极冰立刻破碎成一滩淅淅沥沥的冰渣。涓涓细流,速度极快地下泄入冰下岩床。

攥着根拇指粗的竹竿,李栓科在粗糙的冰面上指指戳戳。

冰裂隙是内陆冰盖野外考察最危险的因素之一。我们头皮发麻,却又略带一丝兴奋,战战兢兢地走近柯林斯(Collins)冰帽的小冰穹。时间是2009年1月26日上午10点,奇骏南极科学考察队刚离开菲尔德斯半岛乌拉圭阿蒂卡科学考察站。

乔治王岛是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火山岛。时值夏季,温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酷寒难耐。脚下的高山靴上沾满了灰黑色的沙砾和泥土。地面上,沙土拱起,一条条,像麦垄般延伸。如果拨开两三厘米厚的沙土,就能够看见坚实的冰面。

我们站在柯林斯冰帽的边缘。这个由若干冰穹组成的冰帽,占据了乔岛近九成(13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冰帽的边缘,青绿色的苔藓和黑白色的地衣稀稀疏疏。

责任编辑 / 王杰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