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圆桌论“极限”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12期
标签:

2008年5月,奥运圣火传递队伍正向着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营地行进,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将圣火送上中国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峰顶。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少宏
1自然地理范畴中的“极限”是什么?
虚拟“极限”的另一面——可触摸的“极值”
郑景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极限”可解释为可接近但却无法达到的最大限度。从词义上讲,“极限”是“虚拟”的,无法“触摸”。因此,像“南极、最冷的地方、最高的山”等等都不能算“极限”。也许只有“自然地理规律”才称得上“极限”,但它同样无法100%地揭示“真相”。那么,触摸自然地理的“极限”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应当指“极值”,即在给定的范围和条件下,可以获知或观察到的某种自然地理现象或极端值,如最高、最低、最大、最小值等。如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极限”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或特定的领域中
张文敬/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研究员
“道可道,非常道”,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化着的,从这个原则出发,“极限”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和自然地理科学中,又的确存在着各种“极限”。这些相对的“极限”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或某种特定的领域当中。以冰川为例,最长的冰川不一定就是面积最大的,也未必是体积(即冰储量)最大的。同样,谈到最高极限时,只能具体到山脉中的山峰,如果算山脉平均高度,王冠可能就要易主。河流、湖泊或海洋也是如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