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的动脉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欧亚腹地的一处“沙海”,流沙就像大海里的浪涛,不时袭来的沙尘暴,也正如同大海当中的飓风一样,让过往这里的旅人心惊胆颤。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让新疆最南部、昆仑山脚下的各族民众,彻底摆脱了沙漠的束缚。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 李学亮
阳光灼晒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酷热无比,我们奔跑在沙漠腹地的公路上,汽车空调不停地吹出强劲的冷气,让人感觉不到窗外的炎热。因为有贯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存在,使我们有机会成为沙漠腹地来往穿梭的过客。新修的道路平坦舒适,坐在车里,时速达到120公里,没感觉太大的颠簸。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成片的胡杨,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处奇迹,因为有河流的存在,这里生机盎然。
曾经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翻开地图,看看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山脉从三面环绕着,像是一个巨大的口袋,袋口向东方敞开怀抱。然而东部季风送来的暖湿气流在离这里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就被“消化”殆尽,西部高耸的绵绵山脉又阻挡了来自西方的水汽,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塔里木盆地诞生了中国面积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啻将生命作赌博。近现代以来,历史上一些探险家曾经做过勇敢尝试,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赫定、美国人亨廷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僧侣橘瑞超,以及国人更熟悉的彭加木、余纯顺,他们敢于背离河流和水源,走进危机四伏的沙漠深处,和海洋探险一样,缺乏熟悉的路径以及后方的补给,再加之恶劣天气的不期而遇,自然凶多吉少,他们给后人带来的惊喜不多,留下的悲伤却不少。自1949年以来,仅沙漠东沿的罗布泊地区,有记载的就有60余人葬身于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