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白鹭
飒飒秋风海天中那缥缈的羽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12期

意外的收获:形人坨上的黄嘴白鹭
1999年,中国科学院的鸟类学家雷富民去辽宁石城列岛的形人坨,寻找黑脸琵鹭在中国的繁殖地。不曾想,这个只有两巢繁殖黑脸琵鹭的小岛上却集中了中国最大的黄嘴白鹭繁殖群。
这些年,雷富民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在关注和研究黄嘴白鹭。他告诉我,黄嘴白鹭属于鹳形目的鹭科,跟朱鹮和琵鹭是同属一支的表亲。在台湾它被称作“唐白鹭”(Chinese egret),唐就是指中国。它是一种典型的候鸟,夏季在我国东北繁殖,秋天来临便成群结伙向着我国西沙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迁徙,在那里的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度过寒冷的冬天后,春天再飞回它们在北方的繁殖地。
除了形人坨,鸟类学家在石城列岛的其他岛屿、坨子也发现了有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而周围尚有许多类似的大小岛屿与坨子还没有进行过鸟类考察,因此中国鸟类学家非常乐观地推测在石城列岛可能聚集着中国最大的、甚至是世界最大的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由此再往下推测:我们中国很可能拥有全球最大的黄嘴白鹭繁殖种群,其数量可能远远超过现在所知的1000只。
对于白鹭,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纵然你没有见过它,也会读过描述它的诗歌:唐代杜牧的“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宋代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尤其是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最为有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