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从科学到时尚
标签:
地理知识是一个内含丰富的范畴,其中可以有基本的生活知识,也可以有高玄的寰宇观念,可以是艺术的源泉,也可以是科学的资料。所以老百姓、艺术家、科学家都关注甚至热爱地理知识。
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关注方式、解释方式会很不一样。中国古人的悠然自得,流连忘返,创造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南山就是一座南山,陶渊明“悠然”而见就有了诗意。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结束了悠然自得,给我们送来了西方资本主义。达尔文、洪堡乘资本主义之势,考察全球,树立了科学自然观。洪堡从世界各地带回6万种植物标本,许多是欧洲人从未见过的种和属。在新的科学时代,艰苦攀登的科学探险家站到了前列,自然山水是科学规律的见证,科学名山、科学峡谷一个个出现在地球上。黄山不仅有“梦笔生花”,李四光又加上了“第四纪冰川擦痕”。依然是此山此水,在历史序列中,先后容纳过古人的孤独,道士的神秘,科学家的艰苦。
现在是21世纪,“21世纪”这个名字本身便诱发着求变求新的躁动。今天站在自然山水面前的,不只是科学家,更有怀抱现代情趣的时尚旅游大军,这个以千计、以万计的新式群体站在了前列,他们的素质正影响着自然山水的命运。
地理知识从科学家手里,扩散到旅游大军、媒体受众这些新的时尚群体中,地理知识本身,也从科学转变为时尚。作为时尚的地理知识,具有广泛的大众性,其包容复杂,有艺术,有科学,有猎奇,有怀旧,有理性,有怪诞,总之一切激赏价值都可以在时尚中找到存在的位置。在这样一种时尚知识面前,各类专家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但真正的话语权却又不在他们手中。专家是元素知识的生产者,但不是时尚知识的直接转化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