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10期 作者: 杜鸿 

标签:

山是天地钟秀会聚之地。

中国多名山,且自古国人就崇山爱山,以乐山为崇高精神享受,视山为自我品格写照,甚至将山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有雄伟秀气的五岳名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各怀绝色;有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宗教名山,“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历来就是佛家、道家崇敬之地;有矗立碧波云海之中、姿态万千的自然奇山,诸如“人间仙境”的黄山,雄奇险秀的庐山,以悬空寺着名的恒山,“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等等,它们都无一例外包含了雄、奇、险、秀等审美特质。

说到看山,古人无疑是品读高手,中华名山也无不留有古人的遗迹,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徐霞客“黄山归来不看岳”,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李白“峨眉邈难匹” 、“灵山开九华” ,以及“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恒山如行,五岳独秀”、“华山如立,中岳如卧“、 “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 等等,这些精辟的评点,给后人留下了极富启悟力量的品读资源。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