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闯关东”的魔力植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10期 作者: 晓津 

标签:

玉米闯荡地球的500年,是一部伟大的征服史。而仅在短短200年的时间里,它就把中国东北从一片玉米几近空白的大地变成世界第二大玉米带的腹地,驱逐了曾风光无限的高粱,养活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今天,用玉米生产的乙醇燃料,还能再次救人类于“石油饥荒”吗?
从印第安部落不起眼的果腹品,到世界谷物之王、饲料之王。玉米这株神奇的植物,养活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今天,它几乎把根系扎遍了全球。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Frank Oberle

2007年,我曾亲身走过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迷宫——建立在东北原野中的“勇者之旅”。那铺天盖地的玉米“海”仿佛有一种魔力,如果没人指点,闯关者很可能一天也走不出去。

一个实现了世界霸权的植物“养子”

阿图洛·瓦尔曼,这位来自“玉米之国”墨西哥的人类学家在一本研究专着中写道:玉米是个“私生子”,它的父亲——野生玉米的确切种类至今不甚明了,母亲则是墨西哥中南部地区的原住民。而正是这个出身低微的“私生子”,却奇迹般地实现了“世界的霸权”。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在航海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谷物,甘美可口,焙干可做粉。”自此,玉米开始了世界远征,其传播速度之快、种植面积之大,在农作物中极为罕见。今天,从北纬58度的黑土到南纬42度的红壤,从海平面以下的盆地到海拔3600米的高原,都能看到它顽强的身影。它成了全世界杰出的“植物养子”。

历史上因盲目引进植物而养虎成患的事例不少,澳大利亚曾引进一种仙人掌,它仅用半个世纪就覆盖了7亿多亩土地,挤走了牧草和庄稼。玉米带来的却是饱满的丰收。如果不是玉米,“五月花号”船上的大部分清教徒可能活不到第二年春天,美洲的历史将要改写;现代物质文明会摇摇欲坠——玉米是人类食物来源和畜牧业饲料来源。它还衍生出几百种产业、数千种食品,美国大型超市的几万种商品中,至少有1/4的产品与玉米有关。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