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中的斯里兰卡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9期 作者: 初氏 

标签: 斯里兰卡   文化地理   

斯里兰卡西南沿海的渔民以这样的姿势捕了上千年的鱼。斯里兰卡海岸线长, 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但捕鱼方式却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进,时间似乎很容易在这样的小岛上停步。在科伦坡,殖民时期的建筑仍然决定着城市的风格,在科伦坡以外,丛林在2500年以来一直密密覆盖着山峦和平原。季风把雨水带到岛上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船只和货物。岛国的命运在季风的吹拂下飘摇不定……

在科伦坡一条公路的尽头,赫然出现了白浪滚滚的大海,海水离岸很近,近到一个大浪就能拍打在公路上,礁石耸立,激起了雪白的浪花。

现在正是北半球西南季风盛行的时候,从印度洋上空徐徐吹来的海风,在掀起重重巨浪的同时,也给这个岛带来了丰沛的雨水。由于有中部山地的阻挡,每年5月到10月西南季风来临的时候,斯里兰卡的西南沿海和山区的西南迎风面几乎每天都会大雨滂沱,以至于河流暴涨,水灾频繁。从12月到翌年3月,北半球又是东北季风盛行的日子,从欧亚大陆腹地刮起的东北季风,在孟加拉湾吸饱了水汽之后才登陆,也给小岛的东北部带来了充裕的雨水。

热带的温度和水分给斯里兰卡提供了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但是却提供不了足够的大米。20世纪70年代末兴建的马哈韦利河灌溉工程新开发了大片可以灌溉的土地,把斯里兰卡的茶叶,椰子和橡胶以外的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很多。大米仍需要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

季风不仅给斯里兰卡带来丰沛的降水,更重要的是,季风决定了斯里兰卡这个小小的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位置。

在公元2世纪时,希腊航海家希巴罗斯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他发现西南季风在阿拉伯半岛的南海岸吹出西风,同时,大洋的洋流也随季风流动,西南季风吹送下的洋流发自亚丁湾,掠过阿拉伯海,趋近印度半岛的西海岸,洋流一遇到印度大陆就向南折,经过斯里兰卡的南边到达孟加拉湾的湾头,接着又向北折,沿缅甸及马来半岛海岸进入马六甲海峡。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