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
见证东西方文化的远古碰撞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4期

标签:

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它所出土的石器显示了中国与欧洲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器文化的强烈联系,历来受中外史前考古学界关注。在水洞沟这个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黄土地带东端的遗址所遇到的具有与欧洲风格相似的旧石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最早碰撞出的火花。
水洞沟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上两排为石叶,是古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最下一排是石核,是用来剥打石叶的母体。这些石器的风格与欧洲的旧石器文化非常相似,显示着与西方文化的某种联系。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耿艺

石叶、鸵鸟蛋片装饰品:水洞沟两大发现

“两万多年前,一群远古人顶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地跋涉在鄂尔多斯黄沙漠漠的旷野上,他们是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队伍,随身携带着猎人专用的工具、武器、帐篷和火种。当他们翻上一道起伏的山梁来到一处今天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水草丰美的湖泊,远处草原上还隐约可见成群奔跑的野马、野驴和羚羊。显然,这是一处诱人的地方,于是,他们放下行装,就地露营,开始书写生活的新篇章。”

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对水洞沟人所做的生动描述。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银川以东19公里,西距黄河11公里,行政归属上地处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走近这里,能看见的是那些垂直裸露的厚厚的“黄土层”,这些土层并不是真正的黄土,而是河湖相粉细沙,土层掩埋的是一段又一段模糊的历史。那些土层,在考古人员那里被专业地称为文化层。考古人员从心里感谢着那些堆积强烈、足够厚度的土层,因为有了它们,才可以完好地再现万年前的文化风貌。

水洞沟地区沟壑纵横,给人以历史的沧桑之感。自从上世纪20年代发现以来,水洞沟遗址被频繁地考察和发掘,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供图/高星

水洞沟是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旧石器时代的标志就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们把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使用的石器都比较粗糙,修理加工简单,我国的北京猿人遗址就属于这个时期。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东西方的文化面貌出现了较大差异。在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典型石器是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这一时期以欧洲的莫斯特文化为代表;西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特点是主要用石叶制作石器,代表文化是奥瑞纳文化。而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修理石核的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很大发展。水洞沟遗址虽然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但是它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遗址里却是个“另类”。

3万年前的水洞沟人生活复原图。在熊熊燃烧的篝火边,他们有的打制石器,有的宰杀和烤制打来的猎物,还有的年轻人跳起原始但欢快的舞蹈。他们身上佩戴的,就是用鸵鸟蛋壳制成的饰物。绘图/高飞

在水洞沟,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石叶。

责任编辑 / 耿菲琳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