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清道夫
芬芳“花都”的地下秘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9期 作者: 秦昭 

标签: 法国   文化地理   城区   历史地理   城市建筑   

“花都”巴黎以其浪漫和美丽享誉世界,其实在它的地下,还有着一座同样庞大的“城市”。它“街道”纵横,密如蛛网,不分白天黑夜地运转着,呼吸着,给巴黎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河流,甚至连天降的雨水也照单全收,清洁荡涤。它就是巴黎的下水道世界。
在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建立之前,巴黎也曾饱受内涝、肮脏与恶臭的困扰。图片展示了历史上一次大暴雨所造成的内涝,连火车站也变成了混乱的“水乡泽国”。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Stefano Bianchetti/C

着名的轻骑兵塑像默默站立在阿尔玛桥头,已经守护了塞纳河一个半世纪了。它见证了新巴黎的诞生,也目睹了她成长为世界着名大都市的过程。1854年,拿破仑三世为了庆祝英法土联军的胜利而修建了巴黎阿尔玛大桥,让轻骑兵与掷弹兵、前卫和炮兵4座军人塑像一起屹立在桥柱上。那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轻骑兵的角色从此由一尊战神变成了一个实用的塞纳河水位仪。历史上,巴黎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当塞纳河水淹到轻骑兵的脚面时,河畔的人行道就会关闭。当水面没过它的大腿根时,塞纳河就会停航。

轻骑兵日复一日地为伟大的巴黎监测着河水,它不会忘记,在最初的日子里,从它脚下流过的塞纳河是如何地令人作呕。

站立在塞纳河阿尔玛桥头的轻骑兵塑像目睹了巴黎一个多世纪的变迁。1854年,拿破仑三世修建了这座大桥和轻骑兵等军人塑像,而轻骑兵也从此成为了塞纳河水位和洪涝程度的标志。

下水道拯救了肮脏的“花都”

19世纪中叶,巴黎已是欧洲最大最先进的城市,但她的市政基础建设仍在沿用着几百年前简单的城市排污方法。市民的生活污水和粪便随意泼入街上的污水沟,涌进塞纳河。与此同时,市民们的生活用水也取自同一条河流。不过,那时的巴黎尚未意识到下水道对城市的重大意义,以至于当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曾叹息说,巴黎人对昂贵的歌剧票从不吝惜,但一提到改善城市排污就会抱怨花费过高。

环境很快报复了城市,恶劣的卫生状况一次又一次给巴黎带来瘟疫,每次都有几万人死亡。1856年,拿破仑三世责成当时的新巴黎城市规划师赫斯曼彻底改善巴黎的排污系统,这位智者提出了将污水排到远离城市的塞纳河下游,避免污染城市饮用水的构想。随后总工程师贝尔格朗德具体设计并领导建设了巴黎地下排污管道系统,把来自塞纳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收集起来,输送到下游的河水中排走,实现了污水与饮水源分开的构想。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新巴黎下水道在1870年又伸延了600公里,覆盖了当时巴黎几乎所有的街道和民用建筑。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