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大省

位于我国渤海与黄海之间的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世人关注。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以及进出口贸易规模看,山东在全国都已名列前茅。它强大的基础产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大规模的海洋产业,使它跃居于全国经济大省的行列。自第9个五年计划以来,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大幅度超过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9438亿元,约占全国的9%;人均GDP10465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0%,可见经济增长速度之快。
山东省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经探明的石油资源占全国第二位,特别是海上石油资源蕴藏巨大。新近发现的蓬莱19-3特大油田,将成为21世纪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贮量丰富的天然气、煤炭、金、铁矿等,保障了山东省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基础产业的持续、强劲地发展,并培植了齐鲁、海尔、青啤、海化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冲出国门走向世界。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工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80%以上。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和信息工程等已成为山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山东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拥有岸线、滩涂港湾、浅海、岛屿等多种海洋空间。它的海岸线长度占全国总海岸线长度的六分之一,海域面积比全省的陆地面积还大1.33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因此,如何把海洋大省建设成海洋经济大省,乃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战略中需重笔描绘的蓝图。
早在1992年山东省就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设计了四大工程:沿海渔业建设工程、临海工业建设工程、沿海旅游业建设工程和沿海通道建设工程,奏响了山东人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的宏伟乐章。在实施这个战略中,从发展高产高效海洋水产业和陆上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海水养殖、海洋食品与药物、港口交通、盐化工和油气化工五大海洋产业群,建设一批以海洋产业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2000年山东省的水产品产量达到700万吨,占全国的16.4%,居第一位。2001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278.4亿元。其中,海洋渔业总产值约790亿元,比2000年增长11.3%。海洋渔业产值占全省海洋经济的58%;海洋运输、盐与盐化工、矿产、油气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为42%。海洋产业增加值633.1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不难看出,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