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高黎贡山的千年古道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孙敏 

标签: 保山市   腾冲县   气候地理   生物地理   山地   林地   

高黎贡山巨大的山脉矗立在滇西大地的缥缈间,东麓是保山,古老的永昌府;西麓是腾冲县,中国西南的极边之地。一条古老的通道从蜀地进入滇西,从大理到保山后又先后分为三条道翻越高黎贡山,经由腾冲出境抵达缅甸及印度。
翻越高黎贡山的古道主要分北道、中道和南道3条。其中从保山至磨房沟至大海坝,再由双虹桥过怒江,从南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抵达腾冲城的这条为中道,也叫南斋公房道。图为怒江双虹桥。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陈云峰

沿着徐霞客的故道

从保山出发,公路就与古道在同一方向延伸。沿路几乎可以找到《徐霞客游记》中提到的每一个地名。我细读了徐霞客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四月十日至十三日的日记,那是他翻越高黎贡山到腾冲所走的4天路程这4天的旅程已被时间凝固了千百年。今天新的保腾公路全长168公里,吉普车要走3个小时。在两个相距几个世纪的时空里,3个小时和96个小时已无法相比。许多世纪以来,那些背井离乡远走异邦的行旅商客和西征将士,在这段旅途中要经历河谷的蛮烟瘴雨和高山的寒冷险恶,还要目睹那些因疲劳饥饿与寒冷死去的行人和骡马。我想就是他们——在艰辛的旅程中攀爬的人们,对大山的敬畏之心,年年月月,沉淀在古道途中,时至今日,仍然与我们发生着心灵的感应。

翻越高黎贡山的古道主要有3条:北斋公房道、南斋公房道和分水关古道。分水关古道是一条元代以来就使用的官道,当年徐霞客过高黎贡山进入腾冲就选择了这条路,半个世纪以前修筑的保腾公路也是沿古道开凿的。多年来,我不止一次乘车从这里经过,每一次都觉得山中有一股力量在冥冥中吸引着你,希望你停下来,到密林深处去。

车过怒江只是一瞬间的事,从东岸到西岸跨过东风桥,不过20秒的时间。边防检查站的士兵招手停车检查的时候,心里甚觉失落,自古以来的拒敌天堑,原来就那么简单。既没有西征将士的悲壮,也不见毒瘴的险恶。凭窗北望,不远处是废弃的钢索吊桥,那是抗战期间滇西反攻胜利后重修的继承桥;继承桥往北两公里是惠人桥,早先的古道从那里过江。一切是那么平静,全然没有乾隆年间张翼《随将军果毅公出边》诗中所写的悲壮:“笳鼓声喧旭日红,绣旌晓发潞江东。秋生霜露先驱瘴,人到边关想立功。”

由保山至二道桥至勐古渡,从北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抵达腾冲城的这条为北道,又叫北斋公房道。古道从北斋公房遗址前面穿过。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杨延康

崇祯十二年四月十一日的正午,徐霞客亦从这里渡江,因舟子吃午饭而在江边耽搁良久。他在日记中写道:“土人言瘴疠甚毒,必饮酒乃渡,夏秋不可行。余正当孟夏,亦但饭而不酒,坐舟中,擢流甚久,亦乌睹所云瘴母哉。”自古以来,炎热和瘴气成了潞江坝的特征。传言“瘴毒患者朝发夕死,万无一生”。

责任编辑 / 易水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