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标签: 观点地理

欧洲一太阳能小村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Richard Hamilton Smitn
一些国家的探索经验已经昭示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从可持续的眼光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式。
不久前,一个中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总说谁谁“哈韩”、“哈日”,可却从听不到有谁是“哈美”的?然后他自己回答说: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哈美”呀!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文化为特征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美国式的私车、私房梦,美国式的空调病,美国式的商业广告,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五分之一、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是一个温室气体排放排名世界第一而又不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国家。

不同于美国,已进入后现代的欧洲国家在经历了紧张和极大破坏环境的工业化之后,开始了以悠闲、松弛为核心的生活。这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区的一个河边,当地市民休闲的一个情景。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ANNEBICQUE/C
现在威胁中国未来文化和生态最大的危险除了低效率和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外,就是美国的高消耗生活方式。美国生态学家布朗先生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将需要8000万桶石油,而目前世界每日石油的产量才为7400万桶。” 有了车就要修路,根据布朗的测算,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那么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车场,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修路不仅使大量的原生生态遭到破坏,而且造成了一个失地农民的群体。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