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神秘的母系大家庭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叶昌云 

标签: 凉山彝族自治州   文化地理   

她们的平常生活在人类学家的眼里则是珍贵的“活化石”——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以妇女为主体的婚姻方式。

我们带着几分神秘的期望来到利家嘴村,一个位于泸沽湖西北川滇交界处偏远、封闭的村庄,这里生活的25户人家,仍实行着古老的“阿肖婚”,即男不娶、女不嫁,子女随母而居的走婚制。

走进村里人口最多的杜几次耳家的小院,当家的大姐降初玛正忙着喂猪,其他几位妹妹也忙着别的家务事,年迈的大舅札西龙布抱着外孙,在屋檐下晒太阳。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既展现出母系大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也暗示着一种不可侵犯的母权制的凝聚力。

户主 降初玛 40岁 蒙古族(后排中抱小孩者)
舅舅 札西龙布 72岁 蒙古族(前排中坐抱小孩者)
兄弟 二车 29岁 蒙古族(后排右一)
兄弟 杜几 25岁 蒙古族(后排右二)
其余均为杜几次耳家的兄弟姐妹和她们所生的子女。
全年全家稳定的收入不到2万,收入高的时候约为2 —3万
木摞式建筑的小院一座,录像厅一家,小商店一家,山地6亩多(分不同时节种玉米、青稞、燕麦等作物),菜地1亩,马6匹,黄牛4头,羊16只,猪18头。

杜几次耳家的木摞式建筑的院子有点像四合院。进门左边楼下是牲畜圈和堆放柴火的地方。右边是正堂和长辈居住的卧室,正面楼上是经堂。村里信奉藏传佛教,再穷的家庭也设有经堂。左边花楼上是大姐和成年的妹妹们各自的房间。

杜几次耳一家25人中,第一代只剩大舅札西龙布一人,掌管家中的钱财;当家的降初玛是他13个侄儿侄女中年纪最大的女性,虽说是晚辈,家里的大事还是降初玛拿主意,第二代中7人已走婚生子11人,这个三代之家最能体现母系大家庭的特点。不太懂汉话的大姐,吃力地听懂了我们的意思,在生产队长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了我们拍照的要求。惯常安排家里大小事物的降初玛很快就把家里25个人全部聚集在院门口,甚至连上学的第三代也叫回来参加了拍摄。

责任编辑 / 尹杰 何亮  图片编辑 / 王彤 关海彤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