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不可忘却的草原王国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10期 作者: 特日格乐
标签: 鄂尔多斯市 地质地理 生物地理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公元前201年,汉朝初立,百事待兴,一支来自北方的骑兵突然包围了马邑而后又南扰太原城。汉高祖刘邦亲自前往相救却被包围于白登山,时间长达7天7夜,最后,不得不以下嫁公主的方式来解困。令汉朝蒙羞的这支骑兵队伍就是在世界历史上名声赫赫的游牧民族匈奴,在它的极盛期——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它是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王朝。
匈奴王朝在蒙古高原上存在了300年,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匈奴人能屹立于当时的世界民族之林,首要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技术。
匈奴人的立国之本战马
游牧经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只有产出而没有投入的高效经济,也正是由于游牧经济的高效,北方民族总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迅速强大,走向征服者的道路。史书中就曾几次出现过匈奴畜群极多的记载,比如公元前127年卫青出击匈奴,在“河南地”捕获牛羊百余万头;公元前124年,在出击匈奴右贤王时,又捕获牲畜数千百万。正如历史学家林先生所言,仅一个地区、一场战役,又只是捕获的数量看就能达百万,可见匈奴的畜牧业之发达。在《汉书.苏武传》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的信息:匈奴的丁灵王卫律“马畜弥山”。
在游牧民族征服周边地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其战马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行军的速度,所谓“兵贵神速”。战马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军事学家们的研究,一位骑兵的战斗力相当于50个步兵,一昼夜行进数百里。当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骑兵每人配备三四匹马,昼夜躜行数千公里。在《盐铁论.世务》我们还可以看到汉朝时人对匈奴骑兵的描写:“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