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
匈奴人曾经的天堂
标签: 内蒙古 地质地理 气候地理 文化地理 山地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几乎没有人说得清匈奴的起源地在哪里,因为在公元前318年以前,他们的名字未见于史书,而一旦出现,他们就已然在阴山山脉及其周围了。公元前215年,他们被秦将蒙恬打败,迁徙到阴山以北,十余年后复夺回故地,由此直到汉武帝时期,他们才在与汉朝的反复争战中,彻底失去阴山远遁。因此根据有史以来的记载可知,阴山山脉一带是匈奴重要的活动空间,否则他们也不至于要如此反复地来去。
西汉末年,悉知“边事”的郎中侯应说:塞外阴山草木茂盛、多禽兽,是匈奴冒顿单于的苑囿。侯应还说,匈奴人当年屯聚于阴山地区,制作弓矢、来出为寇。班固的记载可以证明,侯应所说,确属事实。阴山地区当年就是匈奴冒顿单于的根据地之一,这里有匈奴的支就城、头曼城、河城。后人认定,其中的头曼城,乃是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会见贵人、接待使者、处理政务、决断军机的衙署所在地。
从遥感地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阴山山脉的雄姿。它磅礴大气,西起狼山,东包大马群山,至多伦。东西长约1200公里。其实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这样一条横亘东西的山脉,远不止于此。从大兴安岭往西,有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它们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国北部,在地理位置上颇具战略意义。守住这些山脉,就可北可南,进退自如。所以历史上这一带总是战事连连。

阴山对于匈奴的意义当然远不止于军事作用。阴山山脉坐落在北纬41度左右,海拔1500—2200米,宛如一道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冬季,它阻挡了来自西北方寒潮的南下侵袭,使得阴山以南地区每年冬季不但西北风远比其北的弱小,而且山南和山北的气温平均相差大约在6°—12°上下,极端时期,其相差值会更大。直至今日,呼和浩特地区的年均无霜期是146—152天,而漠北腹地的年均无霜期只有90—110天。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