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怀抱中

唐晓峰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的发掘,是三峡考古的重要项目,被列入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本来静默无闻的山间远县,一下子沸腾起来,进入文化主流话题,在inter网上被频繁“点击”。
据介绍,旧县坪遗址的文化内涵上自商周,下迄明清,相当丰富。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六朝至宋代的县城建筑遗存。有保存较好的六朝时期的城墙、城门、道路、房址;隋唐时期的县衙、仓库和石板路面;宋代的民居区和官府区,以及寺庙建筑、街道、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这些不同时期的遗址,叠压在一起,考古学家把它们层层分离,分代识别,很不容易。
在宋代县城中,官府居中,为北宋衙门所在,其核心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包括大型的门前台阶、门址、围墙、回廊、庭院、水池等附属建筑。官府之东为百姓居住区,西为文化设施和仓储区。街道与巷道的布局很有规律,其风格讲究平稳对称。考古学界认为:“作为唐宋时期的山区县城,保存如此完整,在三峡地区尚属首见,在全国也极为少见。”这是全国仅有的被全面揭示的宋代县城遗址。
在专业考古学家关注宋代县城的结构时,“社会上”(如果以inter网为代表)却在炒作“寇巴东”。宋朝名相寇准初入仕途便是作巴东县令,遂得了这个“寇巴东”外号。现在考古发掘出来的北宋县衙,正是寇准坐过的大堂,所以寇准渐渐被“社会”提升为巴东旧县坪考古事件中的历史主角。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