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阿波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11期 作者: 王镛 邓美

初次耳闻犍陀罗,是在巴基斯坦大使馆的一次午宴上。“简单点说,犍陀罗就是长着阿波罗容貌的佛像或菩萨!”北京大学东语系的唐孟生教授如是说。竟然还有貌似阿波罗神的佛像吗?这其中是怎样的渊源啊?唐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对犍陀罗的极大兴趣,也揭开了我的巴基斯坦犍陀罗之旅的帷幕。
废墟中的佛学院
2005年4月的一天,我们的汽车行驶在巴基斯坦的中北部平原上,在一片绿野之中前往我们犍陀罗之旅的第一站——犍陀罗重要的遗址城市塔克西拉。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本部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白沙瓦谷地。印度河以东的塔克西拉曾作为犍陀罗的首府,可以说是犍陀罗艺术的摇篮。白沙瓦谷地北边的斯瓦特河谷、西边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的哈达、贝格拉姆等地,也往往被划归犍陀罗艺术流派的范围。
犍陀罗是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门户,外族入侵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印度与中亚、西亚和地中海世界联系的枢纽,东西方文明交通的十字路口。这种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犍陀罗的历史舞台上,印度统治者与外族入侵者像走马灯一样轮番登场,演出了异彩纷呈的历史戏剧。印度文化与波斯、希腊、罗马等外来文化,像蜂蜜、牛奶和葡萄酒一样水乳交融,酿成了奇香四溢的甘露,诞生了东西方文化联姻混血的宁馨儿——犍陀罗艺术。


塔克西拉这座在古代热闹的都市如今已是荒草萋萋,我们只能在荒野之中凭吊当年佛教艺术的楚楚风韵了。正午时分,阳光开始狂野地倾洒,顶着炎炎烈日我们来到了皎莲寺——塔克西拉最着名的佛学院。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