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崛起于天尽头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刘亭文 

标签: 威海市   水文地理   农业地理   文化地理   海岸   历史地理   

威海是中国大陆伸入太平洋最东的地方,这里有成山角的天尽头、荣成的天鹅湖和刘公岛的北洋海军遗址等许多名胜,但是威海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的飞速变化:在10几年的时间里,它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海滨小城变为富裕发达的城市群,创造出GDP年增长18%的记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站在威海城区的制高点环翠公园的电视塔顶,俯瞰威海,整个城市面积不大,沿威海湾而建,依山傍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舰船”的刘公岛守卫在海湾的入口,犹如一扇大门,把大洋的惊涛骇浪挡在门外。宁静的威海湾里传来悠远的汽笛声,开往韩国仁川的豪华巨轮“新金桥号”起航了,它缓缓驶出海湾,在水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浪痕。全城的建筑都是浅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墙壁乳黄、淡粉的颜色变化使整个城市整洁素雅而又不失轻松自然。

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中国大陆向东伸入海洋最远的地方,威海连续几年以GDP年增长10%以上的惊人速度迅速崛起。威海充分利用了自身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与韩国临近的优势,正在成长为继烟台和青岛之后山东海岸线上又一颗明星,在我国大陆探入海洋最远的地方熠熠生辉。

在历史中沉浮的威海

人们记住威海是从100多年前那次记载着耻辱的战争——甲午海战开始的。威海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对于控制海权的重要性。它位于山东半岛探入外海触手的北部海岸,紧紧锁住进出渤海的航道,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是兵家争夺制海权的要地。

威海,这个名字就缘于军事,是“威震海疆”的意思。明朝年间,倭寇在海上流窜,时常从我国东部沿海登陆,抢劫滋事。洪武皇帝为防止倭寇骚扰,于1398年在威海屯兵设卫,这里始取名为威海卫。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