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话江湖
对长江中下游湿地的生态忧思

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迫使古长江凿开巫山,注入东海,形成了亚洲第一大河的雏形。
充沛的水量,适宜的温度,使长江流域成为自然物种繁衍的天堂。大约7000年前,人类文明开始在这里孕育生发。下游的河姆渡,上游的三星堆,以及中游6000年前的荆楚文化遗存,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几乎同时起步,然而之后数千年间,中国的发展重心却长期落在了北方,这和长江流域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纵横,沼泽遍布,开发农业十分困难。湖泊沼泽不利于农业开发,但却能有效地消纳洪水。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水稻的地方。民间曾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意思是说,只要江苏和太湖以及两湖平原的粮食丰收了,全国人民就不会挨饿了。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陈桐清
长江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倾泻而下,在四川盆地接纳了上千条支流,然后涌入三峡,江水为之一束;待到江流汹涌出峡时,地势陡然开阔,落差急剧减小,原本被地势导引向东的江水,此时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开始在广阔的两湖(湖北和湖南)平原间恣意漫流。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