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玻璃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5期 作者: 戴舒丰 

标签: 文化地理   

在西方,人们认为玻璃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佳礼物。因为它色彩艳丽而不浮华、透明亦不透明、神秘而单纯、坚硬却脆弱、冰冷又充满热情、折射光同时也改变光、宁静但蕴含着生命与力量、变幻莫测却饱含理性……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视觉欲望、给人最高层次的视觉享受。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戴舒丰玻璃工作室的创始人,在这里,一直沉醉于超凡魅力中的他,主要讲述了自己对玻璃的历史、工艺、价值等等各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记得是在刚到英国胡佛·汉顿大学学习玻璃工艺的第一个严冬,我特意去着名的吹制工作室观摩。那天,室外天寒地冻,下车前禁不住竖起了大衣的领子。而一进入室内,那里热火朝天又有条不紊的气氛立刻拂去了我身上的寒意。

正在作示范的是一位青年艺术家。只见他用一根长长的吹管轻松地从坩埚窑内取出一团流动的玻璃料液,那料液就像火焰一样具有慑人的美丽和温度。而后,这团“融化的火焰”彷佛被艺术家施了魔法,他只是轻轻一吹,长长的管子那头,一只奇异的盘子突然像昙花一样盛开了……

玻璃头像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Royalty Free/C

扑朔迷离的玻璃起源

据我所知,开始用吹制的办法生产玻璃器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然而玻璃史的开端远远早于1世纪,关于它起源的传说至少有3个版本。

版本之一认为玻璃是腓尼基人(黎巴嫩人)发明的。三千多年以前,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口旁,有一块美丽的沙洲。一天,一艘腓尼基大商船满载着大块大块的天然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经过这里。因为海水落潮,大商船在河口沙滩上搁浅,等待中的船员们无所事事,需要打发时光,纷纷上岸散步游乐。到了中午,其中一个船员提议举行河滩野餐。于是大家从船上搬来了做饭的大锅,还扛了几块天然苏打上来。他们用苏打垫脚把大锅支起,生火煮饭,吃得不亦乐乎。饭后准备回船时,一位船员忽然惊讶地喊:“你们快看,这是什么东西?闪闪发光,多好看!”他从余烬里捡出来的这一块东西,在阳光下像水一样清亮、如冰一般晶莹,真的是前所未见的神奇宝物……

责任编辑 / 尹杰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