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因为发现三江并流而声名鹊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10期 作者: 萧春雷 

标签: 水文地理   地理人物   

请英国植物学家金敦·沃德一生中有40年的时间,是在考察中国的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些地势险恶、难以通达的区域。其中,1913年4月到1914年3月,他在川、滇、藏接壤的横断山区,穿梭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三江流域,对河流归属、水系发育及三江之间距离进行了考察,成为最早发现三江并流地理奇观的人。留下了一个充满着无穷奥秘的问题,对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沧桑变迁有着科学意义。
1913年4月到翌年3月
金敦.沃德发现三江并流
意义 留下了一个充满着无穷奥秘的问题,对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沧桑变迁有着科学意义。
出处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十人提案
三江并流区域示意
这是三江并流区域的遥感图。三江并流最窄的地段,东侧金沙江与西侧怒江之间的直线距离为66.3公里,怒江与澜沧江为18.6公里。
供图/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有些人是为探险而生的,神秘未知的事物让他们热血沸腾。弗兰克·金敦·沃德(F.Kingdon Ward,1885—1958)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于1907年来到中国,在上海一所公立学校教书。两年后他参加了一个去甘肃兰州的探险考察队,回来后就再也无心教书了。从1911年1月他独自前往云南采集植物标本开始,此后的45年间,他一共进行了22次采集旅行,走遍了滇西北、藏东南和缅甸地区,为英国引进了上百个杜鹃品种。1956年,金敦·沃德已是71岁高龄,犹精神矍铄,攀上缅甸海拔3053米的维多利亚山。他是历史上最着名的植物猎人之一。

1911年初金敦·沃德个人的首次考察旅行,是受英国利物浦一家私人花木公司雇用,收集各种耐寒观赏植物。他从腾冲往东,经大理、维西、德钦,到过西藏的芒康和四川的巴塘,年底再返回到腾冲。此行惊险万分,他曾孑然一身迷失于大山中,连火柴也没有,唯有一件旧雨衣,一支剩下一筒弹药的猎枪。他靠杜鹃花果腹,结果胃痛难忍——有些杜鹃属的植物有毒。他写有《绿绒蒿的故乡》一书记述这次旅行。全书最后一段中,他却充满激情地写道:

“我深信这是亚洲最迷人的地区之一:多姿多彩的高山花卉,数之不尽的野生动物,异域风情的民族部落,以及复杂的地理构造。只要能在这里游荡几年,我就心满意足了:攀登险峰,踏着厚厚的积雪,和暴风雨作战,徜徉于温暖幽深的峡谷里,眼前是奔腾怒吼的河流,最重要的是还可以结交勤劳勇敢的部落人。这一切让我感到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心情安详平静,肌肉结实紧绷。”

责任编辑 / 易水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