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峡工程更宏大
渤海海峡大通道
标签: 旅顺口区 蓬莱市 水文地理 交通地理 海岸 半岛 岛屿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访渤海海峡通道方案研究者何益寿教授
渤海海峡通道工程,技术难度要超过三峡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来到海军大院,何益寿教授在他的住所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然是初次见面,但他的热情、开朗让我们觉得如同老朋友相会一样。当我们提及渤海海峡通道工程时,何教授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给我们讲述了10年前轰动一时的宏伟设想。
“早在1992年时就把该课题列入了山东省和国家的软科学研究计划,我们海军工程设计院也把‘渤海跨海通道’项目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1994年的年初和年末,还两次召开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研究联席会议,中央有关领导对此也作了多次批示。经过对海峡自然地理特征的考察与国内外水底隧道建设技术状况的研究对比,对渤海海峡通道工程提出了伏贴式和隧道桥方案,并请专家进行鉴定”。说着,他拿出一本厚厚的 “渤海海峡通道工程海底隧道方案初探” 研究报告和一本“专家鉴定意见”。我翻开一看,这本鉴定意见都是些权威人士写的,他们来自全国政协、国家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委、交通部、总参等单位。第一位就是钱伟长院士,钱老认为“渤海通道工程是21世纪世界级的特大工程”。同时他还对所提出的海底隧道方案、海面高架桥方案、南桥北隧方案和隧道桥方案等进行了评价,他说:“在这些方案中,我同意隧道桥方案,它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施工技术条件好,建成后通车安全性好等优点”并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何教授说:“海峡通道工程是一个多学科、高科技、超大型和长周期的研究项目,包括了软科学和硬科学两大部分,技术上的难度超过三峡工程,投资却小于三峡。所以,必须反复论证,慎之又慎”。
把环渤海经济圈的“C”字的缺口连起来
在提出方案之前,专家们进行了现场调查。当时他们本想上岛后找一些人来询问,没想到一上长岛县政府所在的南长山岛时,就被当地人围住了,于是专家们和当地人很自然地开起了讨论会。一提起调查会,何教授动情地说:“当地老乡那种热切的希望,迫切的心情,至今难忘。刚一开始,就有一个老大爷急切地问:‘你们这个通道究竟什么时候修啊?’他们盼望的是通道建成后,会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其实,修建渤海海峡通道对整个环渤海地区,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带来巨大、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 李志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