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居人家
——云南广南坝美村
标签: 文山县 地质地理 水文地理 文化地理 喀斯特 民俗村


船行一段,高高的洞穹上就有一个“天窗”,透进刺眼的日光。一共过了3个天窗,它们各不相同,有一个窗口还悬着一棵枝叶婆娑的绿树。洞中时而高阔如大厅,时而狭窄得只容一条小船通过。洞中当然少不了奇岩怪石,蝙蝠和燕子的粪便积得厚厚的。大约20分钟后,有光从水面上映来,对面的洞口到了。
弃船上岸出洞,眼前亮丽得使人眯上眼睛。那是一个秀美的狭长形小坝子,方圆约有两三平方公里,海拔仅700米左右,阳光和煦,莺歌燕舞,四面为宛如屏障的群山环抱,壁立的青山仿佛一幅幅气势宏大的国画屏风。一条篱笆小道曲曲弯弯将我们引向一座古朴的村落,它散布在面向西南的山坡上,为一株株巨大的榕树所覆盖,及目所见,只是零零星星几幢房屋,以及满山粉粉的油茶花;充耳所闻,不过几声鸡鸣犬吠,还有声声鸟儿的婉转。这就是坝美。
水洞是惟一通途

坝美位于云南与广西交界的文山州广南县,我们从昆明出发,驱车五百公里,到达广南县城,再换乘越野车沿阿科河前行。清澈的阿科河在一座座突立独矗的山峰间蜿蜒流转,使人宛如置身桂林山水间。坝美与桂林风景的相似绝非偶然,它们都来自同一个母亲——石灰岩,流水在几百米厚的石灰岩层上精雕细琢,地理学家给这种地貌取名叫喀斯特。流水或沿岩石的裂缝溶蚀形成大小不一、迂回曲折的洞穴,或顺垂直缝隙溶蚀开凿,使高处残留墙垛式的峰峦,凹下处不断扩大成溶蚀坑或洼地、盆地,这些凹洼之间往往很难连通,坝美就在一个较大的溶蚀坑中。
溯河而上近50公里,灰尘飞扬的土石公路直接西去进入广西境内——想进坝美村可不容易,要绕道广西才成。我们在一个叫法利的小村庄下车,步行一公里多路,沿河向上游走,直到一堵峭壁阻断了水路和山路,这里就是坝美的入口。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