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蝶与蛾的童年
两个昆虫迷的田野笔记(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唐志远 孙锴 李凯
标签: 生物地理

这只舟蛾的幼虫,一旦受惊,就会高高抬起尾部,活像一条小船。除此之外,它还会翻出藏在两条长长尾角中的红色肉带;缩回红色头部,凭借胸部眼状的黑斑,“变化”成拥有两条“毒刺”和大大头颅的“小老虎”的模样!
蜕变
早晨的空气清新凉爽,既没有午后的暴晒,也没有夜晚的寒冷,是毛虫们最为活跃、忙着进食的时候,自然也是寻找它们踪迹的难得机会。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城郊的一座小山脚下,开始了一天的寻找。
在一条水渠边上,生长着大片的水芹,繁茂的绿叶几乎遮蔽了下面的流水。我们就像发现了金矿一样,马上停下来仔细地搜索,翻看着每一片叶子,寻找金凤蝶的幼虫。水芹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喜欢生长在溪流甚至是污水沟的岸边。由于它们具有难闻的气味,所以很少有昆虫取食它们;不过,正是这种难闻的气味,才吸引来金凤蝶的雌蝶在上面产卵,将它们的叶片作为自己后代的口粮。
知道了昆虫的寄主,再有的放矢地寻找它们的幼虫,观察幼虫的行为,是我们常用的手段,而且屡屡成功,这次也不例外。洒下的阳光,在水芹枝条上形成剪影,勾勒出一条肥大幼虫的边缘;轻轻转动嫩枝,我们发现了正在蜕皮的金凤蝶幼虫。从这条幼虫头颅的大小来看,它已经蜕变过3次了,正在进行第4次蜕化。只见它,先是静止不动,暗自用力;终于,将限制它继续生长的外皮由头部撑开;而后,缓慢向前爬行,旧皮则固定在原地、由它身上剥离;最终,一条色彩鲜艳细腻的5龄期幼虫呈现在我们眼前!或许因为旧皮里面储存着它们不愿流失的营养物质,就在我们为它顺利成长而高兴的时候,这只蠕虫转过头来,将刚刚蜕下的旧皮吃得一干二净!

刚刚换上的新外皮,色彩鲜艳,花纹清晰,最主要的是非常柔软——能够在变硬之前,随着幼虫身体的膨胀尽量撑开,为幼虫以后的生长提供较大的空间;而蜕下的旧皮也并非无用的“废物”——其中包含的营养物质,会被幼虫取食利用。
和所有处在幼年期的昆虫一样,鳞翅目幼虫要经过蜕变来成长——它们体表的外骨骼虽然保护了柔软的内部器官,但是随着外骨骼逐渐变硬,虫体的慢慢长大,最终它们要舍弃旧皮,换上更为柔软、更为合身的新衣。从卵中刚刚孵化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在此之后,它们每蜕一次皮就增加1龄,直到“末龄”;“末龄”的幼虫会再次蜕皮,进入静止不动的蛹期,等待羽化为成虫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