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澡堂江南那池“忘忧汤”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3期 作者: 王振忠 

标签: 扬州市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古代的江南浴室

《清俗纪闻》成书于18世纪90年代(日本宽政年间,相当于中国的乾隆时期),它是由长崎的日本人向前来日本贸易的苏州、湖州、杭州和嘉兴一带的清朝商人采风问俗而写成的一部着作。书中对于中国江南和福建等地的民俗之事全都图文并茂、巨细无遗地详加记载,这是研究18世纪前后南中国庶民日常生活及风俗文物的重要史料。该书卷之二《居家》对“入浴”有如下的记载:

沐浴在历书上有汤沐日和剃头日,夏日隔三四天或四五天洗一次,不天天汤浴,而多是将热水放入浴盆,用毛巾浸着擦拭身体。

农夫、雇工等小户人家在浴堂汤沐,浴堂的浴池八九尺方或一丈二三尺方,其中灌满热水后,可供二三十人入浴。

浴堂有店主、管家和看管衣柜者,衣柜上编有号数,钥匙上也带有号数牌。有人来洗澡,就将带有同样号数牌的毛巾交给来人,衣裳放入柜中锁上。洗浴完毕,照毛巾和钥匙的号数开启衣柜,交了汤钱,穿上衣服。浴资一人三个铜钱。

责任编辑 / 耿菲琳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