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选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01期
标签:




在中国的西北,有一片充满了诗意的大地——宁夏。和其他省区相比,它的面积并不算大,打开中国地图,一般人也不容易一下子找到它。但是,就在这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是大河奔腾,山脉逶迤,平原辽阔,长城纵横,一路走来,沙漠、佛塔、岩画、石窟令人目不暇接,展现着迷人的多样性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第一张图中,磅礴的贺兰山从眼前拔地而起,层峦叠嶂,它是宁夏平原的保护神,阻挡了沙漠和西北寒流的侵袭,成就了“塞上江南”。在另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条“军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见证和承领了众多战争,山脚下那条蜿蜒的长城便如同一位将领军服上的绶带,点明了它的特殊身份,也道出了宁夏在历史上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贺兰山和长城联手,吸引了不少人,它会是这一次封面选择的中标者吗?
第二张图中,富庶润泽的宁夏平原出现了。一般来说,一提起西北,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涌现出诸如广袤苍凉、壮阔雄奇甚至是飞沙走石这样的词汇。而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却往往会被这里的一派“江南”气息所折服,从此修正自己对西北塞上的固有观念。这里自古以来便是“粮仓”,唐诗中“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说的便是这片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福地。不过,这张照片似乎太平常了,与人们司空见惯的江南影像过于相似,缺乏视觉上的新鲜感。
如果说第二张图中的宁夏平原是“谜面”,第三张图则可以说是“谜底”了。它展示了黄河与宁夏平原的血脉交融,所谓“天下黄河富宁夏”,流淌过这里的黄河是一切滋润与富饶的源头,它从西南至东北纵贯而过,河道平缓,流量稳定。早在2000多年以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延渠、唐徕渠延名至今也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文明也在这水的滋润中勃勃生长。走在黄河灌区的大地上,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双重魅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