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冲出长城天地宽

往日的烽火狼烟哪里去了,兵戈的碰撞、厮杀的呐喊都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了,只留下一条黄色飘带一样的长城在黄土丘陵间蜿蜒起伏。宁夏青铜峡附近的这段长城给人以很飘逸轻灵的感觉,没有了别处长城那种沉重和压抑。就地取材用黄土夯就的这段长城,就像不远处的黄河一样随山起舞,千回百转。长城内一个高耸的烽燧岿然屹立,使舞动的长城顿时给人以坚如磐石的感觉。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张春荣

看到这张图我们会发现宁夏回族自治区除了南部的六盘山区,还有一片降水充沛的地区,那就是北部的贺兰山。贺兰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条界山,因为早在汉唐时期,这里就几经成为中原文明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楚河汉界”。如今很多媒体、书籍将贺兰山称作是荒漠与草原,也就是中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可这张地图却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贺兰山其实是荒漠中的一块绿岛,除了靠黄河水灌溉形成的绿洲——银川平原外,它周围均被降水稀少的干旱区甚至沙地、沙漠所包围。

我们注意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区界几乎是和长城重合的。作为多个朝代的军事前线,宁夏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战国时期开始,秦、汉、隋、金、明等多个朝代都曾在宁夏就地取土,夯筑长城。有人将宁夏称为“中国长城的博物馆”,这话不无道理。除了区界与长城的重合,我们还发现宁夏历代的长城走向与一条条年均等降水量线非常接近。长城本是农耕与游牧的界线,可是在中原军力强大的时期,贺兰山下的草场牧区也曾一度被划至长城之内。从西周到秦汉,长城从400毫米等降水线,也就是农牧分界线附近一直向北推进,直到黄河边,与200毫米降水线重合在一起。之后,随着长城内外军事实力的变化,长城也不断地北进南退,并被一次次重新修葺、加固。当历史的硝烟退尽,从固原直至贺兰山脚的一条条长城遗迹,却仍然与等降水量线纠结在一起,成为宁夏大地上无言的印痕。
一、袖珍的宁夏
如果开车的话,一天的工夫,就可以把宁夏转一圈。宁夏从南到北约450公里,从东到西约250公里。即东西方向也就跨越3个经度,南北延伸4个多纬度。宁夏的面积之小,堪称中国的“袖珍省(自治区)”。说宁夏小,是与其他省级行政区比。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比宁夏小的一级行政区是下面几个:两个是海岛——海南岛和台湾;还有两个是特区——香港和澳门;剩下三个是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宁夏作为一个自治区面积如此之小,仅5.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大陆面积最小的省区,甚至比1997年设立的直辖市——面积8.2万平方公里的重庆还小。
与周边相比,宁夏显得更小了。它的北、东、西三面都是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不仅面积大,而且形状特长,从东到西跨越了30个经度,大约3000多公里;开车从内蒙古东北角的恩和哈达到西北角的阿日嘎啦音赛日,恐怕4天也到不了。
宁夏南面的甘肃省,面积虽然比内蒙古小许多,但形状有类似之处,就是狭长。从东到西,跨15个经度,大约1500多公里。不好理解的是,甘肃省的庆阳和平凉两个市的版图好像是通过一条小道绕到了宁夏的后面,在其背后大展宏图。若把宁夏的版图看作是一只松鼠,则松鼠的大尾巴不属于宁夏,而是甘肃的庆阳和平凉。如果说内蒙古像一只靴子,宁夏就像这只靴子的鞋跟;如果说甘肃像一枚莲花如意,宁夏就像一片花瓣。
宁夏虽小,但山奔河走,大漠孤烟,全是大景观。宁夏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和西北荒漠还有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因此境内各类地貌类型齐全。山有贺兰山和六盘山,一个干一个湿。贺兰山是在干旱的荒漠中崛起的断块山地,千峰天体,万岭裸奔,山高积雪,盛夏阴凉;六盘山是黄土丘陵簇拥的褶皱断块大山,处于东部季风区的边缘,降水较丰,山高林密,松涛喧腾。河有黄河率领的众河,黄河冲出黑山峡至此突然温柔,一改在峡谷中咆哮奔腾的秉性,伸出母亲的臂弯,呵护着在宁静中酣睡的银川平原,流淌在平原中的黄河舒缓从容,似如歌行板。“长河落日”是这里最日常的写照。沙坡头的流沙欲扼黄河,盐池的草原似飞来的绿毯,银川是湖群中的都市,湿地是黄河的伴娘。高山、盆地、平原、台地、峡谷、湿地、黄土丘陵、沙漠、草原宁夏好像是各种地貌的聚会之地。如此小的面积中汇聚了如此多的地貌类型,全国罕见。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