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富宁夏?
专家眼中的黄河与宁夏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01期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改革发展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河在几十万年前就从这里通过,宁夏很早就有了可利用之水
宁夏所处的位置是干旱和半干旱区,降雨量偏少,如果没有水源就根本谈不上发展,而宁夏得黄河之利是比较早的。从黄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宁夏平原和卫宁平原在古地质时期是盆地,上面分布有湖泊和沼泽。随着地壳运动,原来分布的那些沼泽和湖泊经过河水不断地冲刷,最终贯通成为黄河。有资料表明,黄河在宁夏境内发育了砾石层,比如在宁夏的青铜峡和沙坡头都发现了砾石层,这种中更新世时代(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地球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大致相当)的沉积,至少说明黄河在几十万年以前就通过了宁夏,贯通了湖泊和沼泽,这样宁夏就有了可利用之水。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一鸣教授与本刊的编辑们在青铜峡水利工程现场
黄河在此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而行的马蹄形大拐弯
在宁夏,至今还流传着“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这里所说的一套,包括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即西到贺兰山,东到呼和浩特,北到狼山、大青山,南到鄂尔多斯高原的地方,黄河在此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而行的马蹄形大拐弯。人们习惯把贺兰山以东称银川平原,也就是黄河西套,狼山以南的称后套平原,大青山以南的称前套平原。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总工程师
黄河在宁夏切出了黑山峡、青铜峡和三道坎,银川地堑则接受黄河泥沙冲积成为平原
在地壳抬升和河水侵蚀的作用下,黄河遇到山体就下切成为峡谷。比如宁夏就有黑山峡、青铜峡和三道坎等处峡谷,而银川地堑则接受黄河泥沙冲积成为平原。今天,依旧流淌在宁夏平原上的黄河,则为这个人工绿洲带来了更多福荫。
内蒙古河套地区地势较平缓,不利于排水,土壤容易盐渍化
这是因为宁夏最适合水利灌溉。黄河宁夏段自中卫县南长滩翠柳沟入境,流经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灵武、永宁、银川等10个县市,到石嘴山头道坎麻黄沟出境,在宁夏境内的河段约占黄河全长的十四分之一,其中流经引黄灌区的就有318公里,都属于“地下河”。就是说,河水水面高程比地面要低,水都是在稳定的河槽里面流淌的,但地面与水面高差又不太大。加上这段河水里的泥沙含量非常少,具备冲刷河床的能力,河床淤积少,不易泛滥。比起中下游河床不断淤积高的悬河,其安全性和便于引黄灌溉、发展航运的利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