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梦
无以为家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6期 作者: 眇眇 

标签: 文化地理   

在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中,陈林刚满18岁就怀揣着淘金梦离开乡村走过一个个城镇,他以中国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从事着收入并不丰厚的繁重劳动。面对着几十年来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壁垒,他和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想在城市站稳脚跟并融入城市,还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
2006年3月13日,北京,收工的建筑工人在路边等待班车,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农村。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Dennis

我生长在四川绵阳的一个小乡村,人们都说,四川是一片养人的神奇沃土,四川人眷顾家乡,却也不得不因为生活的窘迫而远走他乡,为生计奔波。在我的印象中,温润的空气和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只是那些有了经济基础的人闲来称道,却不是像我们这样还在为温饱而劳碌的当地人有心情流连的。四川人勤劳,但是不能否认,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还很清苦,因为需要钱,我周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工。

在我的家中,出外打工的历史从我的父辈就开始了,我的父母在孩子们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去了北京,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供我和哥哥能够读完中学。

中学毕业后,我也顺理成章地走出家门,开始了平淡而艰辛的打工历程。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注定的生活。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成绩一直不太好。在我们家乡,如果不能考上大学,就只有通过打工才能进入城市。以前经常在书本中和影视作品里看到对一些打工仔的描述,一波三折,命运变幻不定,亲身经历了,却也没有那么戏剧性。从偏僻的小山村来到大都市,对我而言,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转变而已。两手空空的我,面对大都市充斥的人来人往和光鲜亮丽,没有闲暇让我去想得更多。我要找工作,挣尽量多的钱,这是我此时此刻的唯一信念。

到北京之前,我先后去过深圳、温州和其他一些城市,换了不少工作,我不怕辛苦,那些又脏又累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都愿意去尝试。然而现实告诉我,生活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努力地工作并没有换来期待中的收获。低廉的报酬和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我很难存下什么钱。

责任编辑 / 杨浪涛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