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板上画的是什么人?
三位专家,三种观点——吐谷浑?吐蕃?苏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3期
2002年8月,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郭里木乡的巴音河畔,考古工作者对两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棺木三具,棺木四面均有精美的彩绘。画面惊世骇俗,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棺板上究竟画的是什么人?为此,我们邀请了三位文物、美术史、考古研究领域里的着名学者就棺板上所绘内容发表各自的看法。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回答竟迥然不同。
青海省政协的文物学者程起骏先生对吐谷浑文物的研究有三十多年了,他从棺板画里的人物服饰及狩猎、行商、野合、祭祀等推断:棺板上画的是吐谷浑人的生活场景。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的罗世平先生与他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从棺板上的人物赭面、拜见礼、驰猎射牛、宴饮等来进行文献对读后认为:棺板画描绘的应是吐蕃人的社会生活。既不赞同吐谷浑说,也不认为是吐蕃说的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教授林梅村先生,他曾于1999年率领北京大学考古队到青海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对青海考古有深入研究。他通过对棺板画中的神树及男女交合图的解读,得出这是苏毗人的风俗,而棺板画所属的墓主人是吐蕃大论禄东赞之子噶尔钦陵的结论。





扑朔迷离的棺板彩画
郭里木棺板彩画临摹手记
撰文/柳春诚

2002年8月,郭里木出土了三具彩绘木棺,棺板上所绘的宏大的场面和非凡的气势让人惊艳。一个沉睡地下的千古之谜摆在文物工作者的眼前。由于棺板彩画出土后接触紫外线和空气,画面颜色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必须尽快临摹。我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在青海文物考古所德令哈工作站进行临摹工作。临摹下来以避免出自青海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神秘一笑之后又悄然蒸发。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