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
被艺术选择的土地

在隆务河畔的藏族村落郭麻日,刚刚开始跟随师傅学习唐卡绘制的多杰丹巴正在一盆清水中认真地洗刷一些沾染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的毛笔,他向我展示了一些色彩艳丽的石头。“这些石头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他说。我好奇地拿起一块暗红色的石子,看着它普普通通的样子,便问他:“那么它们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多杰丹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他看着我,我从他的眼神里感觉到了自己的唐突。“对不起,也许我不该问。”我说。这个17岁的少年讳莫如深地笑了,并用眼角偷偷看他的师傅,而他身边的师傅,脸上竟然没有一点表情。
其实,谁都知道绘制藏族唐卡(藏式卷轴画)所用的颜料大都是矿物质的,包括硫磺、砒霜、朱砂等,用这些矿物质颜料绘制的唐卡经过岁月的洗磨和历史的侵蚀依然能够保持鲜亮的色彩,但人们对这些颜料的加工过程却知之甚少。特别是核心部分的加工工序,是对外人严格保密的。它就像是中国川剧中的变脸,是传内不传外的。所以,对生活在隆务河畔的热贡艺人们来说,尽心收藏好颜料配制秘方,是他们接受绘塑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与这些神秘的矿物质颜料同样神秘的,是黄金颜料的加工和使用。在绘画中用黄金作颜料是“热贡艺术”独具的特色,用金的方法同样是热贡艺人们的绝技,轻易不会传授给别人。也就是这些矿物质颜料和被加工成了颜料的金箔,造就了“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唐卡、堆绣、壁画、雕塑、图案等艺术形式,内容多为佛教人物和佛经故事。发祥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畔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等藏、土族聚居村。几百年来,热贡艺人们的足迹踏遍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内蒙古、云南、北京及印度、尼泊尔、不丹、蒙古、泰国等地,吸收并融合了西藏绘画艺术、四川甘孜木刻艺术、甘肃敦煌艺术和南亚犍陀罗艺术的特质,创立了既具有青海地区特点,又有藏族传统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体现了与产生在西藏和康巴藏区的藏传佛教艺术截然不同的独特魅力。1982年被统称为“热贡艺术”。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