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从大漠古道上幻化而来(6)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1期 作者: 蔡铁鹰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古道   

这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奥依塔克河谷。当年玄奘一行在归国途中,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一条无名河谷(史无确切记载)里遭遇盗贼,跟随玄奘从印度驮经而来的大象因惊吓掉入激流溺死,部分经卷被打湿,玄奘在于阗(今和田)逗留了一段时间,《西游记》里的晒经故事即起源于这段史实。

灵迹晒经台

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中,唐僧师徒取经回程过通天河,被白头老鼋弃于河中,经卷打湿,次日师徒四人遂在河边高崖上,开包晾晒,至今彼处晒经台尚在。情节虽是虚构,但晒经故事,却是源于玄奘回程的经历。

在印度的十几年中,玄奘以那烂陀寺为中心,访遍了五印度的着名寺院,已经成为声名传遍整个印度的高僧。领导全印度的戒日王特意在曲女城为玄奘组织了两次盛大的法会,请玄奘做大会的论主,要求各国国王率领自己国内各宗教、各教派的人才参加大会,聆听中国法师的演讲。两次法会非常成功,玄奘征服了包括异教徒在内的所有人。在玄奘请求得到戒日王和戒贤法师等的理解而执意要回国的时候,各国国王都争相赠送礼品,他只收了戒日王送的一头大象和另一位国王鸠摩罗王送的一件御寒披肩。在离开祖国15年后,玄奘用大象与马匹驮着600多部经卷和其他物件,走上了归途。

在归途中,发生了两次晒经的事。一次发生在伽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渡信度河时,河有五六里宽,但不太深,玄奘乘象涉水,佛经和准备带回国的印度花种由随行人员携带乘船过河。船到中流时,忽然风波乱起,小船几乎覆没,船上看守经卷的人则在惊慌中堕水。慌乱一阵后查点,丢失五十夹经本及花种等。正在大河对岸迎接的迦毕试王见状问玄奘,是不是带了印度的花种?并说自古以来,印度花种不能带出,凡带花种过河,都会被神灵截下。

西域古道上,一直都有玄奘晒经的传说,可考证的资料可以追溯到明代前期。至今传说中的晒经台遗址至少还有甘肃高台县台子寺村、甘肃天水市棠社镇、甘肃临泽县土桥村、甘肃夏河县大夏河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开都河边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大桥边等6处。图为玉树晒经台遗址。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翟东风

但在羯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溺死大象的第二次湿经,情况就不一样了。玄奘当年西行时,走的是传统上所谓的北线,也就是从北面绕过塔里木盆地,即从今西安出发,向西经吐鲁番、库车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再继续向西接近伊朗时,才折向东南从西北方向进入阿富汗,穿过整个阿富汗然后翻越兴都库什山进入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从行程上说是绕了一个大弯子。回程时,高昌国已经被大唐所灭,高昌国王也已经在几年前病死,因此玄奘决定改走南线,也就是翻越兴都库什山之后,从今阿富汗的东南边境掠过,然后从阿富汗与我国接壤的明铁盖山口进入新疆南部,经塔什库尔干、喀什、和田,然后沿塔里木盆地的南边经且末、敦煌进入内地。

责任编辑 / 易水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