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珠峰是为了发现自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10期

标签: 地质地理   山地   历史地理   

从1847年—2005年,人类求证珠峰的高度已经不下10次了,每一次重测珠峰,得到的高程值都是不一样的。科技的进步已经使人类得以在厘米级差别的珠峰高程上较着劲儿了。为什么要测量珠峰?为什么珠峰高程变幻莫测?为什么人类非要登上珠峰不可?

1975年,国测一队首次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测量与确定

意义 每一次对珠峰高度的求证,都是人类探索自然、探索自己的奋斗过程

出处 全国百人联合提案/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十人提案/中山大学五人提案/北京大学九人提案/北京师范大学两人提案/南京大学十二人提案

绒布寺在世界最高峰的荫庇下人气很旺,每年登山季节一到,登山者们便都要路过这里去大本营。为了保护珠峰地区的环境,所有汽车都被留在了绒布寺,人们只能坐观光马车继续接近珠峰。
继康熙《皇舆全览图》之后,雍正和乾隆两个皇帝继续补充未测绘的国土,分别绘制成《雍正十排》、《乾隆十三排》。上图为1719年铜版《皇舆全览图》地图局部,珠峰的位置已经确定,但标注是满文的;左图为《雍正十排》地图局部,珠峰还是用满文标注的;下图为1760-1770年《乾隆十三排》地图局部,这张地图全部用汉文标注,“珠穆朗玛阿林”的字样出现在了珠峰的位置上。三张地图中珠峰的位置没有改变。供图/张江齐

1719年,即大清帝国康熙五十八年,一幅实地测量绘制的铜版《皇舆全览图》平铺在了紫禁城太和殿的青砖地上,图上准确标绘了珠峰的位置,并在中国境内用满文标注了珠峰的名称。这幅古地图是掌握天文历法与测绘技术的中国人——清朝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木占巴实地测绘的。公元1714年或1715年到1717年间,他们三人奉皇帝之命对西藏地区进行勘测,并给出了珠峰准确的经纬度。1721年,该图制成汉文木版,珠峰的汉文标注为“朱母郎马阿林”。1933年,该图又在欧洲制成法文地图。在这些图上,珠峰的名字以不同文字出现。北京大学林超教授于1958年撰写“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论证了珠峰被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的整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发现”了珠峰。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