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比的世界
迁徙、战争与神灵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09期
标签: 文化地理

杨贵生,63岁,羌族释比。一家世代居住在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西格村,龙溪乡是国家授予的释比之乡,而杨家又是释比家族,他家三兄弟都是有名的释比,汶川地震后,他家迁到了成都邛崃市南宝乡木梯村。
上世纪30年代,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庄学本深入四川西部羌戎地区采访。这是他在汶川拍摄的羌族释比,头上戴着法帽,上面有熊牙、贝壳等法器,手持羊皮鼓,表情严肃(下图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庄学本)。2010年8月,我们在邛崃南宝山汶川地震移民新村里,拍到了同样装束的释比,法帽、法器如出一辙,两个释比的相貌也惊人地相似,由于释比往往是父子相传的,难道这两位释比之间有亲缘关系?时隔70年,颇有传奇色彩(本图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袁蓉荪)。
上世纪30年代,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庄学本深入四川西部羌戎地区采访。这是他在汶川拍摄的羌族释比,头上戴着法帽,上面有熊牙、贝壳等法器,手持羊皮鼓,表情严肃(下图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庄学本)。2010年8月,我们在邛崃南宝山汶川地震移民新村里,拍到了同样装束的释比,法帽、法器如出一辙,两个释比的相貌也惊人地相似,由于释比往往是父子相传的,难道这两位释比之间有亲缘关系?时隔70年,颇有传奇色彩(本图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袁蓉荪)。

我是一名释比,我和全村200多人原来一直住在汶川县龙溪乡西格村,那里海拔大概有2700多米,不通公路,周围都是高高的大山,走路进出需要好几个小时。
要问羌族的历史和精神是什么,让我先从羌族的由来讲起。
羌族的名字是汉人喊的,我们的自称是“玛”,就是会说羌语的意思,我们称呼汉人是“Ghiri”,意思是住在底下的人,反过来也就是说我们羌人是住在山上、上面的人。我们羌族人在龙溪的大山上到底居住了多久,听祖辈们说肯定有一两千年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我们那里水井周围的石板,全部磨得又圆又光滑,还有水井旁的一些大杉树,树干粗得4个人都围抱不过来,你想想,那不是说明起码有几千年了吗?
其实我们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住山里。羌人的历史离不开迁徙,迁徙的过程又离不开战争。村里人代代相传,我们的祖先是从清溪县汉阳街红石碑倒石泉(音)迁徙来的,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当地发生了暴乱,战事很激烈,我们羌人没有武器,所以不得不一路逃跑,最后远远地躲到了这里的高山上,而从此川西坝子就再也没有羌人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