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安岳石刻
虽然默默无闻 但却光彩照人


佛教从印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一路上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从新疆克孜尔石窟,到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榆林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安史之乱后,中国北方知名石窟相继衰弱,中国石窟艺术的去向,一度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2009年盛夏,我与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袁蓉荪再次来到资阳市安岳县。我发现中国石窟艺术从中原南渡到了安岳,并在这里走向了重庆市大足县。
石窟造像,从中原走入四川
我来到安岳县八庙乡卧佛沟时,这里没有佛国的安宁,却如同城市的工地一般热闹。村民撬开爬满青苔的青石板,工匠用铁凿与铁锤凿去新石板的棱角,两个光着膀子的汉子抬起百十斤重的石夯。卧佛沟众神的涅盘之梦,在这个闷热的夏日清晨,被一声声清脆的凿石声惊醒。
卧佛沟全长865米,宽约百米,两头窄,中间宽,形如船只,南北两边红色细砂岩壁上,开凿着84窟摩崖造像与15窟佛经,佛像总计有1600余尊之多。卧佛沟之名因卧佛而来。卧佛全称“释迦牟尼涅盘图”,涅盘是梵语,意味着脱离生死轮回、成佛的最高境界。卧佛侧卧于山腰上,双目微闭,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安详、恬静之感。清晨,阳光撒满山沟,其中一抹斜斜地射在卧佛脸庞上,曲眉丰颐,慈祥端庄,俯视着山沟中忙碌的众生。
卧佛沟的村民,祖祖辈辈与佛像为邻,山上石头多,村里的许多房子都是用石材做墙体和柱子,有的整根石柱高达七八米,进出庭院的石径两旁也挡着石板,就连农家的风车都用石头砌成。如今,他们打算将这尊长达23米的唐朝卧佛打造成景点,重铺石板路是计划的第一步。遗憾的是,卧佛沟至今还未修上公路,只能在跑马滩水库租乘小船,或者干脆绕个大圈从邻县遂宁借道而来,因而游客寥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