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古城
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城池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宋晖 

标签: 夏河县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考古地理   古城   

八角古城是位于甘肃夏河县的一座汉代建造的城池,至今仍有汉藏两族人民在此居住。两千多年来,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古城曾经十分繁荣,也曾长时间衰落,甚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者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带您走进这座城池,去抚摸草原深处的历史年轮。
八角古城中的村民仍然以牧业为主,每天早上就赶着羊群去城外的草原放牧,晚上带着羊群回到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同于中国大部分的方形城墙,八角古城的城墙是十字形的。这样的城墙之下,所有地方都在城墙上弓箭手的射程之内,在防御上没有死角。这种设计证明了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漠深处的十字形城池

在中国,城市越来越多,城池越来越少。

从甘肃夏河向北33公里,穿过如绿毯般铺开的甘加草原,在白色的达里加山脚下,我抵达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池,名为八角城。在谷歌地图上,这里被标注为“八角城古遗址”,实际上“遗址”里还住着70余户居民,行政级别是村。

八角城位于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和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海拔2100米。城西是广阔的甘加草原,海拔4636米的达里加山位于城池正北。站在达里加山前的缓坡上向南望,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座十字形的城池躺在我的面前,城中升起的阵阵炊烟和道路上行走的藏族老人历历在目,仿佛正在目睹一个关于古代的梦境。

中国古代的城池,大多是正方形。而八角城的形状十分独特,为空心十字形,有八个角。整个城垣由土和沙石分层夯筑而成,高6—13米,城墙底宽11—13米,包括内城和外郭两层城墙。内城周长1960米,占地面积169600平方米。内城空心十字的八角突出,每个角的外侧被截成缓和的钝角,形成了16个外角和20个面。每个外角上建有突出的马面,或称墩台,所有城墙之下都处在墩台上守兵的弓弩射程之内。内城北侧依山无门,只在南面开设城门,东西两侧各置一“S”形的弯曲夹道,仅容得下单骑通过,手持长矛的士兵也只能竖起武器方能进入。城墙外围挖有护城壕,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郭,南门外建有外城。内城和外郭之间由护城河隔开,从城北引央拉河水从东西两侧环绕全城,在城南汇合流入央曲河。

责任编辑 / 李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