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若岗日:地球第三极上最大的冰原
冰川-湖泊-沙丘共生堪称世界奇观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12期 作者: 易朝路 

标签: 地质地理   冰川   

普若岗日冰原卫星照片 供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马颖钊

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腹地有一块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平坦地域,叫羌塘高原。羌塘在藏语中是“北方高平地”的意思,因此,羌塘高原也被称为藏北高原。这是一个真正的高原,地势高亢平坦,相对高差只有200—500米,是青藏高原上海拔最高、高原形态保存最好的地域。四周高山环绕,秀美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呈东西向横卧南部,巍峨起伏的昆仑山脉东西向绵延2500公里横亘北部,雄伟壮观的唐古拉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分别镇守东西两端。

这里是世界上高原冰川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地方,分布着十多个规模巨大的平顶冰川,尤以普若岗日冰原最具魅力,充满神秘色彩。它不仅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群,而且是地球上两极地区以外最大的冰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极点。

这条冰川是从普若岗日冰原上流下来的。冰原上流下来的冰川受地形的影响也会形成山谷冰川,于是我们看到了冰川前端呈现出随地形起伏而运动的破碎状态。我们发现了一个大冰洞,这似乎是冰川正在消融的迹象。

普若岗日冰原由姚檀栋院士于1999年秋率领的中美科学考察队首次发现。它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可可西里最南端,属于藏北高原无人区,距西藏那曲地区的双湖特别区东北90公里,“普若”蒙古语意为“银色的碗”,“岗日”藏语意为“雪山”。

普若岗日冰原是世界上高原冰川的典型代表,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平顶冰川构成,表面平坦,呈西北—东南方向条形分布,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冰层厚度达200多米,从海拔6600—6800米的冰原中心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条舌状冰川(简称冰舌),蔚为壮观。冰原宛如硕大的银碗倒扣在山原上,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令人神往。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