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们在南极
中国科考队第22次南极之行

曾9次远赴南极、2次北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6年初再次来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图中它正在经过南极上最大的动物群体企鹅所在的普里兹湾外的企鹅岛。“雪龙”号是目前中国惟一的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它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该船总长167米,宽22.6米,自重11400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能力达18000海里,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采用在零下40摄氏度也不会变形的E级钢板,于1993年建造而成。在南极,由于寒冷形成的海冰厚度从几十厘米到2米以上不等,由于海冰的存在,一般只有破冰船才敢在南极周围水域航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少青
有否在南极进行科学活动,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象征。它可以象征这个国家的实力、自信和骄傲。自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派出大型科考队前往南极之后,20多年来,这种代表国家的南极科考每年都在进行。其实第一个踏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是新华社驻智利记者金仁伯,他在1979年到达了智利在南极半岛上的3个工作站。一年后的198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的董兆乾和地理所的张青松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他们是最早到达南极的中国科学家。
2005年11月,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119名队员乘“雪龙”号船启程赶赴中山站,再一次开始了探索南极大陆之旅。
30天的海上航行,最初5昼夜的物资和设备卸运,随后63天的南极大陆科考活动,最后是33天的返航行程。

夕阳下的埃默里冰架的前端。埃默里冰架是南极三大冰架之一,东南极冰盖近20%的冰量是通过埃默里冰架泄入到海洋里。冰架是南极冰盖向海洋中的延伸部分,在它们的边缘,断裂的冰架渐渐漂移到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东南极沿岸存在多处冰架,其中最大的埃默里冰架位于普里兹湾西岸,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而普里兹湾附近的大多数冰山源于西冰架和埃默里冰架崩解的冰。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朱兵
在南极陆地上的63天里,科考队搜集到5354块陨石,这些在南极沉落多年的陨石可以告诉人们来自天外的秘密和太阳系的历史;他们完成了内陆格罗夫山地区及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区的1∶50万地质图,这张图也许会对进一步确定南极大陆最终碰撞拼贴的时间和位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科考队员们还在格罗夫山地区安装了11个永久性卫星地面反射器,可以实时监控冰盖表面的变化过程。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