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教授的“世纪之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7期 作者: 李秀彬 

标签: 观点地理   

故事的发生背景你我都不陌生: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退化、全球变暖……学者们为此大声疾呼,记者们为此悲情控诉,一幅幅灰暗的图景摆在我们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未来还有希望吗?这个故事的主角之一——朱利安·西蒙(Julian Simon)教授,毫不含糊地回答:有,而且前景会越来越好!这位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认为,环境悲观派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现状的数据是靠不住的。1980年9月,西蒙教授向悲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埃尔里奇(Paul Ehrlich)提出了挑战:赌注10年后资源的价格变化。

埃尔里奇教授早在1968年就以《人口爆炸》一书的出版而名噪一时,在这本及其以后的着作中,他为世界的未来描绘了一幅暗淡的前景。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饥荒和资源耗竭将很快到来,资源价格亦将随之日益攀升。埃氏代表了当时的主流观点,这一派观点的集大成之作当属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名着——增长的极限》。书中说,如果任凭传统的增长方式持续下去,不出百年,人类社会就会耗尽现代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并造成经济系统迅速乃至难以控制的大衰退,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大量失业、食品短缺以及因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而引起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该书一经出版,即在全球畅销,先后被翻译成29种文字,发行量达900多万册。

西蒙可谓是逆潮流而动。他乐观地说,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么,不但不会飙升,反而会下降。他与埃氏赌的是铬、铜、镍、锡、钨等5种金属的价格,他们以假想的方式买入1000美元的等量金属,每种200美元,价格以1980年9月29日为准。假如到1990年9月29日这5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真上涨了,西蒙就要付给埃尔里奇这批金属的总差价。假如价格下跌了,埃尔里奇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

两位教授耐着性子等了整整10年。结果到1990年,5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这年10月,埃尔里奇依照约定把57607美元的支票寄给了西蒙。然而,故事没有到此结束。虽然输掉了赌注,但埃尔里奇并没有沉默。他联合了同事史蒂文·施奈德教授,于1995年向西蒙发出公开信,愿意就关系地球环境和人类发展的15大趋势,每一趋势下注1000美元,继续进行另一个10年的赌注。这些趋势包括全球气温的升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热带雨林的缩减及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埃尔里奇在信中说,跟金属的价格升降相比,这15大趋势与人类福利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们多么希望输掉这场赌博”,他说,“我们也将尽自己的一切努力遏止这些趋势的发展。西蒙先生,要是让我们赢了的话,那才是全人类的灾难!”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