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飞行器
中国的风筝与火箭

从历史背景和技术水平的角度看,作为火箭发源地的中国,在明代进行了人类首次乘火箭飞行的实验,是符合情理的,是有其必然性的。因此,虽然万户飞天的故事尚未得到完全核实,但他被多国火箭专家推崇为第一个企图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的英雄、幻想者和探险家。他的故事4次登上了外国发行的邮票,他的雕塑和壁画也在我国各地的航天城、科技(博物)馆、科学主题公园等地方频频出现。图为“万户飞天”想象图。
假如有生之年,我可以拥有一次月球之旅,我一定要造访,不,拜谒月球上的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不是嫦娥的宫殿,也不是吴刚的酒馆,而是我心目中的圣地万户山。
这座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表面一片被称为“东方海”的地区。1979年,国际天文联合会作出这项决定的时候,许多中国人对“万户”这个名字还一无所知。
据说,14世纪末,一位叫万户(Wan Hoo)的明朝官吏,为了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飞天理想,经过多年的瞑思苦索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决定付诸实践。他把自己绑在一把木椅上,木椅的背后装着47枚当时所能买到的最大尺寸即最大推力的火箭。他的两只手分别牢牢地抓住一只特大号的风筝,然后,沉着冷静地吩咐两个仆人同时点燃身后全部的火箭。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