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清江
神秘的地理单元
标签: 利川市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水文地理 文化地理 河流 水电站

沿北纬30度线西行,溯清江而上,过了利川盆地,清江源头所在的齐岳山(又称七曜山)就像一堵大墙横立面前。站在山顶回望,我不由感叹:“这地貌怎么看起来竟像广西的样子?”俯瞰山下,只见馒头状的小山遍布在盆地间,星罗棋布,郁郁葱葱,一派南粤风光。这一切都与鄂西大山的高峻悠远形成强烈反差,如果不是一路真切走来,真会让人产生错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每让人慨叹生之美好。到过清江的人也总是会发出由衷感叹:“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
清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因水清而得名,《水经注》说:“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自齐岳山发源后,清江由西向东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7县市,于宜都城北汇入长江。
清江流域地处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间的隆起部,属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绝大部分是山地,70%为喀斯特地貌,是全国岩溶发育较完好的典型地区;从地质上看,构成中国大地的石灰岩、白云岩、石灰岩与白云岩过渡层,在这一地区竟都有分布;而清江最为奇特的还在于它的地下暗河,在岩溶干谷底部常常有溶洼漏斗,漏斗下面接落水洞,落水洞又与暗河相连,形成伏流。据不完全统计,清江流域内有暗河87条,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暗河就有58条。地质地貌的特殊使得这里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与世隔绝颇为神秘的地理单元,新近修成的宜万铁路正从这一区域通过,总长377公里的路段中,桥梁、隧道就占了约278公里,修建难度之大、公里造价之高,使得这条短短的铁路总造价竟超过了青藏铁路!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