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改变云南历史的通道
重走徐霞客游滇路

眼前的胜境关冷落寂静,但如果时光倒退几百年,这里却是马蹄踏踏、人声沸扬。因为这里是由中原入云南的最重要的通道。秦筑五尺道起始于长安,由川入滇,明王朝,新建通北京五尺古道入云南,都要经过胜境关。 (李丽元 摄)
到富源县我首先是冲胜境关来的。富源县城东8公里的胜境关,是出滇入黔或由黔入滇的咽喉关口,关里关外从明朝起有一条石砌的通京大道。当年云南的秀才进京赶考,都要出胜境关走这条红石头路,而中央政府派到滇省的官吏,也都要从此关此路入境。不用说,崇祯十一年二月出罗平的徐霞客,再度进入云南地界,是非走胜境关不可的,“滇南胜境,乃分界山也”他在游滇的日记中记道。
胜境关建造在V字型丫口的两山之间,行人从门洞底下通过,脚底踩的就是明代的官道。
脚下就是五尺道了。陪同我的蒋双祥说:“这些明朝修的五尺宽的官道,文革中被填上了土,种上了庄稼,因而保存了下来。”双祥手指几块路石让我看,他说:“这些都是马蹄老走老走磨出来的坑。”我提醒陪我来的尹佐玉小心不要崴了脚。她今天出来穿的是一双黑皮高跟凉鞋,走在光溜不平的石路上咔咔响,笃笃咔咔的就回响到了明朝。
事实上我们脚下的这些路石上,几百年来,不知道印上过多少人迹蹄痕。徐霞客的脚印、林则徐的脚印,贺龙和他的红二方面军的脚印,沐英统率的征元军队的脚印,从中原远赴云南参与民屯的人们的脚印,以及披枷带锁被押解而来的流放充军者的脚印,千千万万众的脚印足温,都在这宽仅五尺的红石古道上交汇叠印,纷纷沓沓,寂寂廖廖,匆匆促促匆匆。
责任编辑 / 单之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