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已成深深的记忆
重走徐霞客游滇路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10期 作者: 张建术 

标签: 云南   文化地理   

许许多多的腾冲人是从中原南京和上海迁来的。这个腾冲人家还保留着祖先从上海带来的巨幅照片。(任琴 摄)

看完火山热海我本想去明光坝子。徐霞客当年重点考察了那里的采矿、冶炼以及建有“六厂”的实况。腾冲的两位老专家刘春明、毕世铣劝我:“去那儿已经看不到什么了。”于是我改主意去滇滩关。

到了滇滩关就离中缅边界线很近了,这是徐霞客一生到过的最远的地方。车子出县城过打鹰山,过马站,过固栋……没完没了地行驶着,树林、庄稼、村寨、矮山掠窗而过,此一行的目的地太远了,徐霞客当初如果不是骑马,简直就没法到达。

现在的滇滩关,是建在一条河边的狭长镇子。木结构的房屋和砖木结构的房屋夹道排列,简易到极点的木材加工作坊一个挨一个,部分院里垛着木板和圆木,其中有的圆木直径达到一米三四的样子。那些简易工棚,用破木板钉巴钉巴就一个。

司机老周驾车边介绍:“这个镇专做木材交易。因为现在雨季水大,缅甸那边的车过不来。等到10月中旬到来年的6月初,你就看吧,这里全都是运木材的卡车,堵得水泄不通,旅店、餐馆的生意红火得不得了。”我问木材商和开店的都是哪儿的人?老周提高声音说:“哪里的都有,东北的、福建的、浙江的、山东的、还有陕西的……多啦……都是些缅旬原始森林里的大树哇。”

责任编辑 / 单之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