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西调
打造中国的“地中海”?
标签: 水文地理

海水西调的设想
陈昌礼教授提出的海水西调构想大致如下:首先从渤海西北海岸提水,到达大兴安岭南端和燕山西北角之间,海拔提升约1100米。之后海水在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可以向西自流,经阴山之北流入历史上的居延海。渤海水引入新疆后计划分为三支:一支流向北疆的玛纳斯湖和艾比湖,一支调至吐哈盆地,另一支则注进早已干涸的罗布泊。
陈昌礼教授提出的海水西调构想大致如下:首先从渤海西北海岸提水,到达大兴安岭南端和燕山西北角之间,海拔提升约1100米。之后海水在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可以向西自流,经阴山之北流入历史上的居延海。渤海水引入新疆后计划分为三支:一支流向北疆的玛纳斯湖和艾比湖,一支调至吐哈盆地,另一支则注进早已干涸的罗布泊。

“水汽交换系统”示意模型
这是陈昌礼教授海水西调设想中“水汽交换系统”的示意模型。海水被抽调到内蒙古高原后,沿着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自流至西北干旱地区,蓄积成湖。在强烈的日照下,湖水逐渐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的吹送向东行进,当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当地的绿洲面积得到扩大。在水汽充足的季节,雨水不仅可以起到恢复湿地的作用,甚至可以聚集成河,流回湖泊。
西风带,水汽的吹送动力
西风带处于地球南北纬各自30至60度之间,也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位置。在大气环流中,西风带对于水汽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地区,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到了山脉、高原等起伏地形的阻挡,故而大气的流向变得复杂多样。
绘图/三 木
这是陈昌礼教授海水西调设想中“水汽交换系统”的示意模型。海水被抽调到内蒙古高原后,沿着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自流至西北干旱地区,蓄积成湖。在强烈的日照下,湖水逐渐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的吹送向东行进,当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当地的绿洲面积得到扩大。在水汽充足的季节,雨水不仅可以起到恢复湿地的作用,甚至可以聚集成河,流回湖泊。
西风带,水汽的吹送动力
西风带处于地球南北纬各自30至60度之间,也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位置。在大气环流中,西风带对于水汽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地区,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到了山脉、高原等起伏地形的阻挡,故而大气的流向变得复杂多样。
绘图/三 木
渤海之水救中国?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曾发表过这样一篇论文:《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陈昌礼教授。

专家评语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的陈昌礼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的霍有光教授提出的引渤海海水到西北干旱沙漠地区的狂想。不管其现实性与可行性如何,但其目的明确,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的缺水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大胆的设想。众所周知,区域气候的形成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一是太阳辐射,二是大气环流,三是海陆分布。显然前两者的改变我们尚无能为力;而后者,即水域的分布,我们可以通过调水的工程措施去改变。现在的“海水西调”可以说是梦想,但也可以说是一种有趣的科学幻想。把它拿出来讨论是为了实事求是地去探索科学真理。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的陈昌礼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的霍有光教授提出的引渤海海水到西北干旱沙漠地区的狂想。不管其现实性与可行性如何,但其目的明确,是为了解决我国西北的缺水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大胆的设想。众所周知,区域气候的形成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一是太阳辐射,二是大气环流,三是海陆分布。显然前两者的改变我们尚无能为力;而后者,即水域的分布,我们可以通过调水的工程措施去改变。现在的“海水西调”可以说是梦想,但也可以说是一种有趣的科学幻想。把它拿出来讨论是为了实事求是地去探索科学真理。
远调海水真的可行吗?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yfh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