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
从乾隆秘斋到老百姓的窗棂

这是故宫乾隆倦勤斋的修复现场,这座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出众的二层小楼,内装饰却堪称当时中国建筑装饰之登峰造极之作。而覆盖在那幅面积达170多平方米、画满了紫藤萝的通景画背后的一种特殊装裱纸张——手工桑皮纸,正是这次修复工作中一把重要的“钥匙”。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王凯
几年前,“桑皮纸”这个名字突然闯入我的世界的时候,它环绕着炫目的光环——“紫禁城”、“偶然发现的乾隆秘斋”、“拯救国宝的钥匙”、“贡纸”,还有“消失的千年绝技”……
一切都像是传奇的开始。
一切都得从故宫的东北角说起。那儿有一间地处偏僻、曾长期封闭、近百年来都被当成普通仓库的屋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成了惊人的发现—它竟然就是当年乾隆为自己退位居住而预建的倦勤斋。如明珠拂尘,如灵光乍现,一个200多年前牵引了乾隆皇帝最后一梦的,“敢与重华拟比肩”的奢华优雅空间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一切“登峰造极”中,最珍贵的便是一幅营造了“画上庭院”、覆盖了整个房间的巨大绢本通景画。由意大利籍着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他的中国弟子王幼学所作,融会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技法和西方油画的焦点透视法,鲜活而极富立体感,画中景色和室内建筑浑然一体。
2002年故宫大修,倦勤斋成为重中之重。这次,一种装裱在“宝画”背后的纸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它似乎有着足够的“神秘而特殊”的资质—一举颠覆了“纸是脆弱的”概念。200多年的岁月风雨,连建筑的砖木结构也被损坏多处,而覆盖在破旧墙壁上的巨幅通景画却在这种装裱纸张的保护下,抵御住了时光的侵袭和北方地区四季温度与湿度的剧烈变化,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以残存的纸样为“钥匙”,人们鉴定出了它的身份——这是一种以野生桑皮为原料的纸张,极为坚韧,承拉力强。专家一锤定音——要修复倦勤斋,就必须找到这种“神奇”的“命纸”!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