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杨贵妃的荔枝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9期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以降,一直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着名典故之一。为了讨心爱的女人的欢心,唐玄宗不惜千里迢迢,从遥远的南方为她运来新鲜荔枝。
白居易在四川出任南宾(今重庆石柱县)太守时,当地出产荔枝,大饱口福之余,特令画工绘制了荔枝图,并亲自作序。这篇序中,他总结了当时—其实1000多年后的今天也差不多—荔枝的保存时限:“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地处中国腹心地带的长安及其附近皆不产荔枝,荔枝必然来自长安以南的地方。这盛产荔枝的南方,大抵不外乎以下几处:其一,福建;其二,两广;其三,四川。关于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最权威的史料《新唐书·杨贵妃传》中有记载,可惜却没言及荔枝来历,而仅仅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那么,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就是:杨贵妃为之一笑倾城的荔枝,它到底来自哪里?

唐代的驿站
要了解杨贵妃钟爱的荔枝来自哪里,必须先了解唐代及整个古代中国的交通状况。先秦以前,诸侯分据,各个国家地盘都不大,由首都到治下各地的距离也不算遥远,因而当时没有一个成制度的国家交通体系。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完整的大帝国横空出世,要使政令统一,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从帝国首都到最遥远的边疆之间,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手段保证政令畅通。这时候,作为帝国统治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驿站应运而生,并在中国延续了2000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努力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