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星看风景
记得孩提时代,每逢晴朗的夏夜,我常爱坐在庭院里的木凳上纳凉,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数天上的星星。那时的灯光污染比现在小得多,能看见的星星也多得多。在那密密麻麻的繁星当中,有一颗十分明亮的、红色的星非常引人注目,大人们告诉我,那是一颗行星,名叫火星,我国古代称它“荧惑”,它在英语中叫“Mars”,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战神的名字。他们还给我讲了地球人如何大战火星人的科幻故事,那是19世纪末期英国着名科幻小说作家威尔斯风靡全球的杰作。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我对火星产生了极强烈的好奇心,火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火星上面真的有人吗?这些谜团一直伴随了我许多年。人类进入宇航时代以后,对火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空间探测,从此,人们对火星的了解有了飞跃性的进展。红色的火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充满了解不开的谜。

火星运河之谜
火星很亮,大冲(火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时刻)时亮度可达-2.7等,比北极星还亮10倍。因此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始终坚持对火星进行观察和研究,尤其是近几百年来人类不仅有了观天巨眼——望远镜,而且掌握了有效的数学和物理工具。
人们逐渐发现,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就像一颗小型的地球。火星的直径6796公里,约为地球的1/2。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能量自然比地球少,表面温度也比地球低,根据计算,大约平均低30℃。火星也有大气层,不过比地球大气稀薄得多。火星有两个卫星,但是都比我们的月亮小得多。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火星是24小时27分;地球公转周期是365日,火星是687日。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垂直线有一个倾角,火星同样也是这样,只是倾角比地球的大了半度,因此火星上也有四季的变化。火星的两极有时会有白色的极冠,极冠的面积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大或缩小,就像地球上南北两极的冰帽一样。
1877年夏天,热心于火星研究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里通过望远镜观测,发现火星表面有一些狭窄的暗线和面积较大的暗区。他根据这些发现绘制了火星图,并把这些暗线叫做“canali”,这个意大利单词的意思是:“沟渠、水道”。斯基帕雷里的发现立刻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报纸上都说:火星上有“canal”,意思是由人工挖掘的运河。于是,火星上有人的消息很快轰动了全球。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