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百年前的大学修业证书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8期 作者: 王淑芳 宋春青 

标签: 历史地理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在整理旧档案时偶然发现了一份光绪三十四年京师大学堂的修业证书,京师大学堂的早期证书怎么会出现在北师大?证书的主人与资环系有何渊源?
光绪34年京师大学堂的修业证书
证书尺寸为63x52厘米,彩色印刷,内框由8条龙组成,右页印的是慈禧太后的懿旨,左页是手写的学生姓名、分数等资料,右下角印有“京华印刷馆代印”字样。证书上盖有京师大学堂汉满两文的公章、骑缝章、监督名章和教务名章。这张证书相当于现代的成绩单,证书的主人张景江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第2届的学生。

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史展中,一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京师大学堂的修业证书特别引人注目。这张证书是不久前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在整理历史档案时发现的,证书边框上有青龙图案,边角上几个大字写着“京师大学堂”,整个右半页印满工整的小楷,上书“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慈禧⋯⋯皇太后懿旨⋯⋯”,左页是用毛笔手书的“⋯⋯本学堂第四类师范学生张景江⋯⋯各学科分数记捌拾柒分肆厘⋯⋯”。

根据推算,修业证书的主人张景江是京师大学堂的第2届学生,证书相当于我们现在学生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单,京师大学堂的早期证书怎么会出现在北师大?

地理系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测量 师范大学地理系一向重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至今学生每年还要参加野外考察活动。
北师大和平门外旧校址
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升格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5月独立设校,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从景山东马神庙迁往现和平门外。1912年更名为北京高师,1923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清末康梁变法维新运动所提出的重要主张之一就是: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培养人才。1898年5月清政府批准了由梁启超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决定筹建京师大学堂,其中设“师范斋”,以便迅速培养师资。

由于戊戌变法失败,师范斋未及开办,所开设的“仕学馆”也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等历史原因而停办。1901年张百熙任管学大臣,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